当前的位置:主页 > 各地 > 四川

川煤广能集团绿水洞煤矿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冷静看待现代煤化工

时间:2019-06-19 来源:煤视界 分享:

今年初以来,川煤广能公司绿水洞煤矿积极弘扬劳模工匠精神,对选树的首批10名“广能工匠”大力宣扬,深入挖掘工匠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形成背后的故事,号召广大员工学习工匠精神,以一颗匠心抓好安全生产、节支降耗工作,助力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搭建创新平台。绿水洞煤矿把工匠精神贯穿到日常工作和安全管理全过程。该矿职工何模洪连续多年被广能公司工会评为“革新能手”,2013年获得四川省政府“技术能手”称号,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何模洪创新工作室”被中国能源化工行业协会评为《全国劳模创新工作室》。在他的示范引领下,创新工作室凝聚了一大批热爱创新、甘于奉献的年轻职工,取得了丰硕成果。在2017年广能公司工会“双创”活动周期间,创新工作室获得“五小”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

搭建竞赛比武平台。绿水洞煤矿通过技能比武,全力营造职工队伍“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今年,该矿相继举办了采煤机司机及拉架工、煤巷掘进机司机、岩巷打眼工、电钳工、煤质采制化工、瓦检工等8个工种的岗位技术比武,对竞赛获得名次的选手给予现金奖励,并晋升为工人技师,每月享受技师津贴。

搭建技能提升平台。该矿将比武专业涉及的所有人员召集起来,进行相关技术规程、措施的学习和考核,以理论考试遴选参赛人员,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目的;积极推行“老带新”“传帮带”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师带徒”结对,定培养目标、内容、要求,让每一名职工都成为具备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

倾力营造匠心氛围。绿水洞煤矿在安全行为规范推广活动中,要求职工以工匠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熟记本岗位安全行为规范,主动查找身边的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杜绝一切“三违”行为;严格工程质量管理,要求职工以工匠追求卓越的理念追求更高标准的工程质量;加强节支降耗工作,从一滴水、一张纸、一颗螺丝钉做起,严格节约,杜绝浪费,为企业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李晓波)

在现代煤化工的热闹场面中,我们要注意一个冷峻的标签——“重点示范”,依然贴在煤化工的“脑门”上。除了技术已经相对成熟的煤制甲醇外,国家能源局对现代煤化工的态度仍是“以重点示范为主”,仍坚持2011年国家提出的“严格的数量限制”思路。对现代煤化工发展现实,我们要保持一分清醒的认识。

环保,仍然是现代煤化工的“卡脖子”问题。我国的现代煤化工项目大多建在西部煤炭资源丰富地区,但那里生态环境脆弱,尤其是煤化工所需的水资源匮乏。大部分新型煤化工项目都受到水资源、污染物排放的严重制约,水资源成本以及废水、废气处理成本高昂。在现有的技术路径下,如果严格执行环保标准,许多企业利润将大大缩减甚至亏损;如果不严格执行,将对西部脆弱的生态产生恶劣影响。

除了环境制约外,煤化工的关键技术也有待攻关。目前国内已经展开的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探索,如污水回用、二氧化碳捕捉和封存等,有的技术应用效果尚不理想。此外,也有许多课题研究尚未展开,如灰渣利用、装卸作业油气回收等。

能源转换效率也值得高度关注。从富煤少油缺气的资源禀赋看,煤炭由燃料向原料与燃料并举的战略转变,关乎我国能源安全。但如何转化、转化多少却值得认真考虑。一方面,煤化工需经过复杂转换过程,需消耗大量能源,按热值计算,肯定是投入多产出少。以技术最成熟的煤制甲醇为例,能量投入产出比就只有4.2:1。另一方面,我国煤炭资源虽总量较多,但人均不高,且储采比低,以2011年的煤炭储量和开采速度预计,仅可用33年。“富煤”不代表能浪费煤,在能源转换效率问题没有解决的前提下,低转化率的现代煤化工理当谨慎而行。

五六年前,我国已经发生过一轮现代煤化工热,热闹场面与当下如出一辙:地方积极规划、企业一哄而上,最后导致未批先建层出不穷,借机圈地、圈资源、圈资金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历史已经证明,盲目发展后患无穷,在环保、技术等关键制约并未消除之前,积累过多的不成熟甚至落后的产能,不仅占用资金、破坏资源、影响环境,还将埋下许多隐患。煤化工涉及资金量大、环境影响大,在发展布局、进度上都不能走错步。

新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