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合理的采掘接续是实现煤矿可持续发展、安全高效生产的关键。日前,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安徽局监察执法二处完成了针对淮北矿区采掘接续紧张的调研,深挖成因,提出了系统解决矿井采掘接续紧张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瞄准问题突破 助力企业脱困
淮北矿区地质条件复杂、煤层赋存不稳定、灾害严重且多类灾害复合叠加。灾害治理难度大、进度滞后,容易导致煤矿采掘接续紧张。
监察执法二处在开展日常监察时发现,个别矿井存在局部时段无面可采,违规安排多头作业,抢进尺、赶进度,灾害治理措施不落实等问题,采掘接续紧张带来的安全风险隐患令人担忧。2022年以来,该处对采掘接续紧张的3处矿井开展监察执法,累计查处隐患195条。
今年5月至8月,该处成立调研小组,制定调研清单,围绕回采煤量可采期不足、灾害治理时空保障不够、生产组织不合理、生产秩序不稳定、掘进单进水平低、违法违规组织生产等问题,先后组织淮北矿业集团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和采掘接续相对紧张矿井管理人员进行座谈,对9处重点矿井开展书面调研,收集整理了该集团生产经营指标、中长期规划制订执行、重大灾害治理工程、采掘接续计划完成情况、优化采区及工作面设计、影响掘进单进主要因素、矿井万吨掘进率等相关资料。
调研小组梳理了采掘接续存在回采煤量可采期不足、灾害治理时空保障不够、生产组织不合理、生产秩序不稳定、违法违规组织生产等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理念引领、规划先行、优化布局、超前治灾、提高单进、强化监督”的对策建议,并制订成果转化应用清单。
基于调研情况,该处督促煤矿企业科学安排生产布局、合理下达生产经营指标,督促煤矿企业调减2023年下半年产量计划94万吨。
该处既瞄准共性问题突破,也着力帮助薄弱矿井提升能力。近年来,该处组织对邹庄、青东、朱仙庄、袁一、临涣等管理薄弱煤矿进行调研,指导煤矿采取针对性措施,督促企业在人、财、物方面给予管理薄弱煤矿一定的倾斜。目前,上述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进入辖区前列,矿井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树牢服务意识 提高监察质效
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关键在于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有效防控风险,绝不能依赖监管部门大包大揽,必须让企业担起应尽的责任。”监察执法二处处长张建亭说。
正是认识到这一点,该处推动辖区煤矿企业建立了开工审查备案制度。煤矿新开工掘进工作面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灾害治理措施是否到位、是否违反“两个绝不允许”要求……这些关键性的开工准入条件,均交由煤矿上级公司审查,确保风险有人管、能管住。
为持续提升煤矿本质安全水平,该处不断推进辖区煤矿“四化”建设,推广掘锚护一体机、盾构作业线、单轨吊等新装备新工艺应用。截至目前,辖区已有8处矿井完成智能化建设,累计建成56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5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6条盾构作业线。淮北矿业集团推广使用单轨吊204台,实现无极绳绞车和小绞车“清零”。
与此同时,该处坚持寓普法于执法,逢矿必讲、逢查必考,推进企业常态化开展“学法规、抓落实、强管理”活动,牢固树立煤矿企业及其职工的安全意识、法治意识,提升依法办矿管矿的能力和水平。
对于监察执法的主责主业,该处同样秉持服务意识。正如该处党总支书记李树新所言:“监察工作不仅要有力度,而且要有温度。”
在监察执法过程中,该处始终坚持“五个集中”,即每次监察均要集中审定检查方案、集中开展现场监察、集中讨论问题隐患、集中研究处理意见、集中制作执法文书。其中,集中讨论问题隐患和集中研究处理意见,要求监察员将监察发现的问题隐患第一时间告知陪检人员,把问题解决在现场;同时坚持问题隐患通报前集中和煤矿企业见面,充分听取意见建议,确保查得实、查得准,让企业心服口服。
据悉,该处自成立以来,监察执法零复议、零诉讼、零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