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产业链尚在恢复 煤炭需求或将增长

时间:2023-02-13 来源:中国煤炭报
大字体
小字体

编者按

2022年,我国煤炭产能加快释放,产量创历史新高,进口量同比下降,煤炭供应维持在较高水平,供需格局继续改善,价格弱势调整。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任务之下,我国能源经济朝着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在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下,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有序减量替代以及消费转型升级成为重要战略方向。2023年,煤炭需求如何还需看下游产业链发展情况。

电力行业

电力消费需求增速同比将有所提高

2023年电力行业

·2023年我国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拉动电力消费需求增速比2022年有所提高

·预计2023年新投产的总发电装机以及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将再创新高

电力是煤炭行业最大的下游行业,2022年我国电力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8.6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5.0%、0.8%、6.0%和2.5%,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二季度、四季度电力消费增速回落。

截至2022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5.6亿千瓦,同比增长7.8%。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2.7亿千瓦,同比增长13.8%,占总装机比重上升至49.6%,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从分类型投资、发电装机增速及结构变化等情况看,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8.3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其中全口径煤电发电量同比增长0.7%,占全口径总发电量的比重为58.4%,占比同比降低1.7个百分点,煤电仍是当前我国电力供应的最主要电源。在来水明显偏枯的三季度,全口径煤电发电量同比增长9.2%,较好地弥补了水电出力的下降,充分发挥了煤电兜底保供作用。

2022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部分地区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2022年2月,全国多次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少数省份在部分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平衡偏紧。2022年7月和8月,天气因素叠加经济恢复增长,拉动用电负荷快速增长,全国有21个省级电网用电负荷创新高,华东、华中区域电力保供形势严峻,浙江、江苏等地区电力供需形势紧张。2022年12月,贵州、云南等少数省份电力供需形势较为紧张,通过加强省间余缺互济、实施负荷侧管理等措施,保障了电力供应平稳有序。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测,2023年我国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拉动电力消费需求增速比2022年有所提高。正常气候条件下,预计2023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9.15万亿千瓦时,比2022年增长6%左右。

在新能源发电快速发展带动下,预计2023年新投产的总发电装机以及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将再创新高。预计2023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规模有望达到2.5亿千瓦左右,其中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1.8亿千瓦。预计2023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8.1亿千瓦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14.8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上升至52.5%左右。

电力供应和需求多方面因素交织叠加,给电力供需形势带来不确定性。电力供应方面,降水、风光资源、燃料供应等方面存在不确定性,同时,煤电企业持续亏损导致技改检修投入不足带来设备风险隐患上升,均增加了电力生产供应的不确定性。电力消费方面,宏观经济增长、外贸出口形势以及极端天气等方面给电力消费需求带来不确定性。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有关人士分析,根据电力需求预测,并综合考虑新投产装机、跨省跨区电力交换、发电出力及合理备用等方面,预计2023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部分区域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迎峰度夏期间,华东、华中、南方区域电力供需形势偏紧;华北、东北、西北区域电力供需基本平衡。迎峰度冬期间,华东、华中、南方、西北区域电力供需偏紧;华北区域电力供需紧平衡;东北区域电力供需基本平衡。


2022年我国电力消费需求情况


2023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装机分布预计情况 数据来源:中电联


建材行业

供需持续收缩 成本居高难下

2023年建材行业

预计建材行业供需持续收缩、成本居高难下、均价波幅收窄

2022年,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三重压力”,叠加部分房企资金紧张、疫情反复等多重不利因素,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尽管在适度超前投资政策促进下,基建发挥强有力的托底作用,但资金短缺、消费者信心低迷导致建材全行业利润大幅下降,总体表现可以概括为“供需下降、成本高位、利润收缩、均价下移”。

业内人士分析,2023年建材市场总体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宏观背景和消费层面总体会好于2022年,其中基建主要扮演“托底”的角色,房地产建设下行速度放缓但很难带来增量;二是供给端压力较大,大部分品种无法摆脱产能过剩,区域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三是预计建材价格整体水平很难同比有所上涨,利润将继续收缩,但行业回款情况好转,行业将更重视高质量发展。预计建材行业“供需持续收缩、成本居高难下、均价波幅收窄”。

从分类来看,水泥方面,2023年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或将持续走低,水泥熟料产量进一步缩减,且受动力煤等原材料成本较高、终端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预计全年水泥均价下移,水泥行业利润或将持续收缩。

混凝土方面,2023年混凝土行业竞争加剧成为必然。房建新开工持续疲软,多数混凝土企业在手订单同比大幅下降,预计2023年混凝土价格或现弱势持稳,二季度前难有起色。

砂石方面,2023年基建项目政策发力,高标河砂得到广泛应用,天然砂价格或将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受环保因素影响,预计后期机制砂价格偏弱运行。

碎石方面,2023年基建依然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基石,碎石消费主要依靠道路、铁路、水路建设,考虑到政策落地尚需时间,预计后期碎石价格呈现先抑后扬的趋势。

钢铁行业

产量释放受到多重制约

2023年钢铁行业

·钢铁行业需求转入下行通道,订单压力加大

·钢厂利润受到严重挤压,亏损减产将增多

·阶段性因素对钢厂产量释放仍将形成抑制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生铁产量为86383.8万吨,同比下降0.8%;粗钢产量101300.3万吨,同比下降2.1%,2022年粗钢产量压减任务完成;全国钢材产量134033.5万吨,同比下降0.8%。2022年我国累计进口钢材1056.6万吨,同比减少25.9%,为1993年以来年度最低水平;我国出口钢材6732.3万吨,同比增长0.9%;我国进口铁矿石及其精矿110686万吨,同比下降1.5%。

此外,2022年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利润总额下降幅度最大。2022年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营业收入为87147亿元,同比下降9.8%;营业成本为83221.4亿元,同比下降6%;利润总额为365.5亿元,同比下降91.3%。2022年钢铁行业利润下滑明显。

业内人士分析,我国钢铁工业处于增速转轨、结构转型、动能转换“三期叠加”的特殊阶段。2022年受国内外宏观形势复杂严峻及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影响,钢铁行业生产经营出现暂时性困难。

在多重制约下,预计2023年我国粗钢产量仍将受限,一是钢铁行业需求转入下行通道,订单压力加大;二是钢厂利润受到严重挤压,亏损减产将增多;三是碳达峰、超低排放改造以及行政性限产政策等阶段性因素对钢厂产量释放仍将形成抑制。预计2023年粗钢产量将继续下降。

出口方面,2022年以来,国内外钢材仍存在价差,但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贸易形势的不确定性以及关税调整政策等对钢材出口造成一定不利影响。在我国钢铁产业“促进口、降出口”的政策导向下,预计未来钢材出口量将进一步下降。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随着“稳增长”信号明确,各方政策的积极变化有望逐步扭转市场对经济及钢铁需求的悲观预期,短期内可能对钢铁行业有所提振。目前钢铁行业仍处于“低价格、低库存、低利润”状态,拥有较高安全边际与潜在向上弹性,2023年钢铁供给在产量压降下弹性较弱,而稳增长下需求与库存周期有望形成向上的共振,钢铁基本面改善或超市场预期。

我国钢材出口情况 

2017年至2022年我国粗钢产量及增速

煤化工

新型煤化工开工率将提升

2023年煤化工

·甲醇全年可能会呈现中间弱两头强的走势

·尿素消费以农业为主,2023年供需格局偏宽松

近年来,我国化工行业用煤量整体呈增长态势,传统煤化工中尿素和电石产能受指标限制,行业内存量优化,对烟煤、无烟煤需求减少,而新型煤化工产品产能稳步增加,对烟煤、无烟煤需求增加。


我国煤炭主要消费情况

2022年国内外煤价持续偏高,尤其化工煤价格走势坚挺,导致国内一些外采原料企业被迫减产停产,在甲醇、乙二醇项目上都有体现,主要发生在下半年,煤企配套的项目运行相对稳定。

业内人士预计,2023年新型煤化工开工率将提升。2022年前三季度,煤化工行业耗煤量为16916万吨,同比增长1.9%,占2022年前三季度煤炭消费量的4.8%。因此推算,若燃料煤和原料煤有望“区别对待”,预计约有5%左右的煤炭消费量不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2023年,随着澳大利亚煤炭的进口恢复,国内化工煤价格重心或将有所回落,叠加终端消费好转带来的化工品估值的回升,预计煤化工企业的盈利状况会有改善,煤化工装置的产能利用率也将有所提升。甲醇在上半年可能因库存维持在低位,叠加需求恢复的预期,价格上涨的逻辑已经形成。二季度之后,库存可能逐渐回升,至下半年旺季再度转为去存库,因此甲醇全年可能会呈现中间弱两头强的走势。

煤化工中的另一大品种是尿素,尿素消费以农业为主,2023年供需格局偏宽松,但收储政策难以预估,尤其是上半年的夏管肥政策。业内人士分析,如果夏管肥临时储备和淡储时间重叠,且遭遇上半年3月至4月用肥旺季,则对尿素的利好可能集中显现。下半年随着供应增长及需求的转弱,价格可能转为疲软。

(本组稿件由本版编辑整理)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煤网 Copyright ©2019- xincoal.com. All Rights Reserved